2012年10月,台南市後壁區土溝里的「土溝農村美術館」開館了。
這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源起於兩位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的學生-黃鼎堯、陳昱良,一篇研究所時期的論文,從事土溝村的社區營造,由「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概念出發,以民宅、農舍做為展場,陸續邀請藝術家短期駐村創作,同時也有常態性的作品展出,在傳統農村農忙之餘,將藝術的元素融入農村生活中,漸漸帶來了遊客,讓傳統農村增添了活力,也讓許多年輕藝術家願意留在土溝村繼續創作。由於整個土溝村就是一座大美術館,因此需要遊客慢慢去尋找發掘,整個「土溝農村美術館」設有八個隱身民宅的資訊站、十一處由廢棄倉庫或傳統農家變身的展場,還有三十多件散落在村落四周的藝術作品。
村裡幾乎沒有設置指示牌,讓遊客可以直接和當地農民「問路」,增進和當地住民互動交流,同時也能參與農村的生活體驗。
位於土溝村入口的「大蘋果便利商店」,位於南90和南91縣道的交會處,招牌是碗粿和黑糖剉冰,同時也是土溝村的「遊客服務中心」。
看到馬路旁的小水溝,突然明白土溝村名字來由了。
位於大蘋果商店對面的「鄉情客廳」,以往是村長家的客廳及豬舍,隨著豬隻及水牛被遷走,逐漸改建成農夫們歇息與泡茶聊天的場所、並設置了許多座位及裝置藝術,讓遊客也能進來泡茶聊天。
這裡有公車站牌,站名即為土溝鄉情客廳。
路旁的緬梔花正盛開著。
土溝鄉情客廳的大水塔也成了裝置藝術。
在熱情村民的招呼下,進到土溝鄉情客廳內參觀。
土溝鄉情客廳內處處是裝置藝術及畫作。
土溝鄉情客廳內的藝術作品一隅。
土溝鄉情客廳聚會聊天的場地。
土溝鄉情客廳一隅。
牆上鑲崁的是舊日的黑白結緍照,很有年代感。
鄉情客廳內以紅磚、水泥砌成的長椅,讓人想躺下睡個午覺呢。
懷舊的香蕉新樂園裝置藝術。
連燈座也是飛鳥的造型。
土溝鄉情客廳一隅。
土溝鄉情客廳內有著長長的木頭座椅,可以容納多人。
這一面紅磚牆上也鑲嵌著黑白的結婚照。
紅磚牆後頭是厠所,連厠所也佈置的美侖美奐。
另一邊的女厠。
連洗手台也是一件藝術作品。
土溝鄉情客廳的地板圖案還保留著昔日豬圈的意象。
由鐵絲纏成的蜥蜴裝置藝術。
土溝鄉情客廳的另一邊為「阿嬤ㄟ灶腳」及「土溝農村文化學堂,是土溝村辦理藝術講座或活動課程的場地。
「阿嬤ㄟ灶腳」內有大幅的農人耕作畫作,一旁則有傳統的紅磚火灶。
「土溝鄉情客廳」外觀。
沿著兩旁綠蔭漫步其中,份外悠閒。
走到後方有一大片農地,種植了多棵柚子樹。
目前正值文旦的產季,個個長的飽滿結實。
參觀完「土溝鄉情客廳」後,開始沿著南90縣道在土溝村裡探索。
沿途常會有裝置藝術出現。
老宅第同樣也使人著迷。
「土溝農村美術館」裝置作品一景。
「土溝農村美術館」優雅農夫藝術部落。
這裡的展覽需付費參觀。
一旁則有「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導覽地圖。
「土溝農村美術館」優雅農夫工作室。
土溝早餐店旁巷子裡的彩繪,充滿童趣。
紅磚橋下為土溝埤。
良枝商店旁的空地上有著「温暖客廳」裝置藝術。
椅子扶手上還有可愛的小兔子。
「土溝農村美術館」老宅第一隅。
「土溝農村美術館」扶桑花圖案的馬賽克拼貼,一旁有座古井。
「土溝農村美術館」一隅。
「土溝農村美術館」一隅。
「土溝農村美術館」代天府。
「土溝農村美術館」優雅農夫藝文農場。
【土溝農村美術館】
地址:台南市後壁區土溝里56-1號
電話:06-6874505
星期四~日 08:30–18:00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