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1 Tue 2007 01:12
選擇生命被看見—拍紀錄片的護士
- Dec 07 Fri 2007 00:12
故宮鼻煙壺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991年元月所出版之「故宮鼻煙壺」圖錄,由張臨生先生主編,中英對照,收錄彩色圖版415幅,24.5x25cm,精裝附書盒;另有平裝版本。
此圖錄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已付梓三刷,可見當時鼻煙壺工藝風行於海內外之景況。
- Dec 05 Wed 2007 01:12
故宮藏鼻煙壺—掌中珍賞

「故宮藏鼻煙壺」一書,1998年8月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為掌中珍賞系列叢書之一(此系列尚有故宮藏清代后妃首飾、故宮藏歐洲琺瑯錶)。此書為精裝,9.5x13.5cm,中英對照,156頁,彩色圖版145幅。
此為袖珍版的口袋書,方便攜帶,隨身翻閱。書中收錄各式鼻煙壺145只,彩色圖版印刷精良,採中英對照,序言摘錄夏更起先生所著的《清宮鼻煙壺概述》。
- Dec 04 Tue 2007 00:12
再見雨生—張雨生寫真輯

「再見雨生」一書係由當時剛創立(Since 1998)的大芃出版社於1999年6月初版發行,著作者為大芃創辦人之一的吳燕萍小姐,彩色、黑白圖版,共239頁,15x21cm,軟精裝。
翻開前頁,便可見許多雨生各個樣貌以及雨生的安眠地「雨生園」的彩色照片,令人不禁陷入記憶的漩渦,回想起那段青春的歲月。
- Nov 30 Fri 2007 01:11
煙壺雜誌兩種
Chinese Snuff-Bottles A Magzine for the collector and student of Chinese Snuff-Bottles(Number Two)
由著名鼻煙壺收藏家Hugh M. Moss編輯,1966年於英國倫敦出版,共64頁,15x23cm。
此本專業煙壺雜誌創辦於1960年代末期,由知名收藏家Mary Margaret Young(1923/6/9~2005/12/7)與丈夫Maurice,及倫敦知名古董商Hugh Moss合編。
雜誌中發表關於煙壺研究的論述,並收錄許多各式材質的珍貴煙壺。
- Nov 29 Thu 2007 01:11
【台北縣新店市】登新店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像不像隻獅子?
星期天刻意起了個早,收拾先前預備的行囊,便往今天的目地-新店出發。照著先前預定的路線邁進,誰料竟錯過了該華城路口,又多花了約半小時的冤枉路,所幸及時回頭回到正途。
沿著新潭路三段前行,原本車水馬龍的道路漸漸成為鄉間小徑,我們知道此時正往山中進發,心情也跟著敞開了些。
- Nov 27 Tue 2007 17:11
【台北縣平溪鄉】回首百年風華-菁桐

夏日的台北像個大悶鍋,蒸蒸的熱氣快把人給烤熟了。
循著106縣道走來,陣陣涼爽的山風襲人,似乎比家中的冷氣房還要清涼;一時之間暑氣全消,好不暢快!
上次路過菁桐已是數年前的事了,我如同大部份前往平溪或十分的遊人,菁桐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地名,不曾仔細駐足它的風貌.相較於鄰近的平溪,更顯現它的落寞。
- Nov 27 Tue 2007 00:11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選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選目」,1972年4月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初版發行,之後於1973年(再版)、1974年(三版)、1976年(四版)、1978年(五版)、1980年(六版)、1982年(七版),流傳甚多,但以初版較為難得。
- Nov 25 Sun 2007 00:11
蘭嶼 .再見

「蘭嶼.再見 王信攝影集」一書,收錄了一百三十餘幀黑白影像,一九八五年元月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林文月女士為之作序,全書共174頁,18x19.5cm。
王信女士為國內報導紀實攝影之先驅,她認為報導攝影不應該是客觀、記流水帳似的拍些插圖式的照片,而應是主觀有見解地拍攝你所看到的東西,因此人文科學的素養比攝影技術更重要。
- Nov 21 Wed 2007 02:11
【新竹縣新埔鎮】曬柿餅

今年的晒柿餅季已近尾聲,為了避免假日人潮及相機鏡頭淹沒柿餅,於是趁著今日天氣清朗,和煦中帶著些微涼意,趕緊驅車前往新埔,捕捉這最後美景。
途經中壢火車站,打緊四下搜尋那記憶中的美味--飯糰。
- Nov 18 Sun 2007 00:23
【台北市士林區】坪頂古圳步道
盛夏時節,太陽晒得人發暈。於是便計劃一條消暑步道,有樹蔭、古圳、溪水,藉以逃避這炎炎夏日。
- Nov 14 Wed 2007 00:11
雨生20週年紀念展

(2007.11.09~11)
11月9日傍晚,帶著一顆忐忑的心來到信義公民會館,六點開幕的展覽,早已吸引有心人到場守侯,而我也是其中一個傻瓜。
雨生朋友會的工作人員忙著在會場內為開展前做最後的整理,會館外則忙著分發宣傳卡片及焚香祭拜,祈求展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