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為日本「藝術新潮」2000年1月~2001年12號(8月號停載)所連載的專題「今樣花伝書」,再加以修訂、增文之單行本。著者川瀨敏郎,攝影野中昭夫,2002年3月由新潮社初版發行,至2005年2月已付梓8刷,全書共157頁,20.8 x 28.3cm,彩色圖版300幅以上。
本書為日本「藝術新潮」2000年1月~2001年12號(8月號停載)所連載的專題「今樣花伝書」,再加以修訂、增文之單行本。著者川瀨敏郎,攝影野中昭夫,2002年3月由新潮社初版發行,至2005年2月已付梓8刷,全書共157頁,20.8 x 28.3cm,彩色圖版300幅以上。
記得上回到埔里、日月潭是在2001年11月份,那時南投地區正遭逢921大地震後的傷害,觀光旅遊業陷入了低潮。
我們搭乘火車到了集集車站,然後轉搭小巴士,一路狂飆到水里,租了輛摩托車後,前往日月潭;一路上的路況並不太好,許多路段尚未舖上柏油。
【決定版】圖説・日本武器集成 (歴史群像シリーズ特別編集),2005年12月1 0日由日本學習研究社初版發行,新井邦弘編集,18.5 x 26 cm,共167頁,全彩色圖版印刷。
書前拉頁附有日本主要武器長度尺寸比較圖及武具、武裝變遷年代表,可清楚看見日本主要武器的尺寸及年代變遷的演進。
西元1900年間,八國聯軍的槍砲勢如破竹,陷天津、佔北京,殺得義和團民及清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聖明的老佛爺如大夢初醒,驚魂落拓帶著宮女與太監、朝臣二千餘人逃奔西安,並下詔罪已,留下滿朝文武及落寞的義和團民。
「日本の庭 形と流れ」日本クレオ(CREO)出版社於1998年11月25日初版發行,由著名的攝影(寫真)家大橋治三編著,22.5 x 30cm,上下兩冊共240頁,全彩色圖版印刷。
本套書收錄日本全國著名的庭園建築,每張照片註明其庭園名稱、作庭年代、及所在地點,年代自上古時期以迄於昭和時代(西元645~1988年)。
「週刊少年ジャンプ特別編集 鳥山明 THE WORLD アニメスペシャル」,此本雜誌為集英社於1990年10月10日發行,書中附有彩色拉頁海報2張及小貼紙9張,21 x 26cm,共209頁,彩色黑色圖版印刷。
此本展覽圖錄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97年8月初版發行,中英對照,彩色圖版215幅,共296頁,22 x 30cm,精裝附書盒。
「清代玉雕之美」並舉辦美國巡迴展,分別於1997年9月~1998年3月於加州寶爾博物館、及1998年4月~9月於德州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
「台灣歷史百講」一書,由當時創立不久的青文出版社於民國1966年2月初版發行,著作者為馮作民先生(時任國語日報編校),並由台灣史蹟專家林衡道先生(時任中國文化學院教授)監修,曾於1985年10月再版熱銷。本版共314頁,有國語注音,13 x 18.5cm,附有插圖12幅。
「蘭嶼」,一個離島中的離島,由於交通較為不便,島上的醫療物資相對缺乏,再加上達悟族傳統「惡靈」文化的束縛,使得島上老人在自覺年老或生病的狀況下,自願和家人分離,也不願讓惡靈拖累子女,結果選擇自我孤獨、毫無尊嚴的死去。
「辛亥武昌首義記」-革命史料集刊之一,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於1961年10月10日編輯發行,由正中書局經銷。全書共231頁,14.5 x 20.8cm。
封面為羅家倫先生手書題字,並為之作出版序文。羅序之後,尚有湖北省政府主席萬耀煌的原書序文。
此兩期花花公子雜誌為1961年4月號及1964年7月號,售價分別為美金60分及75分。
細觀早期「PLAYBOY」雜誌內容,顯得相當保守,三點不露;唯一露出的只有畫筆下的女郎,概因當時標榜高尚、有格調、樂而不淫的風格。
民國41年12月香港中一出版社初版發行,譯者為范思平。
因陳子善先生編的「摩登上海」中,說明張愛玲是此書的譯者;又經林冠中先生比對查核後,與張愛玲翻譯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的「老人與海」,內容一模一樣,因此確認「范思平」即為「張愛玲」之筆名。
近日來,慈湖陵寢衛兵撤哨的消息吵得沸沸揚揚,最後仍不敵政客的選票計算。
慈湖陵寢自1975年開放以來,將首次暫停開放,兩蔣陵寢從12月24日起暫時封園,派駐當地的衛兵儀隊也要撤哨了。
「アニメチラシ大カタログ 邦画版」ポスター、パンフレット、プレスシート、チラシ、鑑賞券etc.【アニメ映画宣材大公開】,2000年1月由日本勁文社出版,共239頁,全彩色圖版,18.2 x 25.7cm。
本書完整記錄日本動畫史的演變,收錄歷年許多動畫海報、傳單、特別鑑賞券、特別割引券等…
由日本最初的動畫ふくすけ(1957年10月)及長篇動畫「白蛇傳」(1958年10月東映動畫製作)相關的看板、海報、票券開始,收錄至1999年「1001 Nights」。
「中國鼻煙壺珍賞」一書,1992年9月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台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聯合出版,耿寶昌、趙炳驊主編,於香港印刷。共厚359頁,彩色圖版438幅,23x30.5cm,精裝附書盒。
鼻煙壺自明、清傳入中國,將近三百年的歷史,其製作精美、用料(玻璃、玉、瑪瑙、晶石、松石、碧璽、琥珀、象牙)多樣,可說是集中國多種工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正、刻牙、雕竹、剔漆、套料、鑲金銀、嵌螺鈿、貼黃)之大成,更被視為清代工藝品的代表。
「讀和寫」一書,1949年元月由上海開明書局印行,沐紹良著,共184頁。本書封面上蓋有查禁圖章,為歷史留下見證。
此書為初中學生之優良閱讀補充教材,但因書中收錄大陸作家郭沫若的新詩「天上的街市」(發表於1921/10/24),而遭到查禁。
西元1899~1900年,一場驚天地、動鬼神的民族愛國運動在大清國中熱鬧登場,這群頭裹紅布、腰纏紅帶、鞋鑲紅邊、手執鋼叉大刀的拳民們,高呼著「殺洋人、砍貪官」、「扶清滅洋」、「大師兄,砍洋頭,二師姐,殺官獸」,口號聲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