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鵝鑾鼻公園」後,沿著台26線(稱屏鵝公路或佳鵝公路)北上,沿路欣賞東岸太平洋的美麗景觀。經過龍磐公園後,來到水蛙窟(Shuiwaku),這是一個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小村落,因此可以看見一大片美麗的草原景觀。
早期水蛙窟內有個水潭,終年蛙鳴不斷,故稱作「水蛙窟」,村內僅有25戶居民,人口數不到100人。
水蛙窟社區近年來致力於生態旅遊,由當地居民規劃了多種生態導覽行程,內容豐富,適合親子團體參加。 廣闊的牧草區裡放牧了許多羊群,偶爾還會遇見野生的梅花鹿呢。藍天白雲加上綠色牧草,令人感到相當放鬆。白色的木柵欄羅列在道路兩旁,讓人有遠離塵囂之感。放眼望去,盡是一整片的草原。 這兒除了是拍照打卡的好地點外,也有許多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 在一片綠色草原之中,有棟顏色鮮艷的建築,此為「墾丁故事Kt Story 民宿」,住宿在這兒可以欣賞草原、大海、日出、星空,和偶而到訪的梅花鹿群,相當具有特色。離開了水蛙窟之後,來到了墾丁的特殊景觀「風吹砂」,「風吹砂」的形成是因為此處地層為紅土及沙的混合物,經雨水和風力的侵蝕而成為細沙,東北季風盛行時會將海岸的沙子吹上路面,路面三分之一會堆滿細砂,打在身上也會很痛。
夏天時雨水匯集,細砂順著地形流向海洋成為沙河,或是由台地邊緣垂直滑瀉約70公尺至海岸,而形成沙瀑。
但因為佳鵝公路的開闢及林務局種植木麻黃,阻斷了沙源流動,因此沙石漫天的情景已不復見。接著繼續沿著台26線北上而行,過了恆春與滿州的交界處。道路旁可見一沙灘,此為「滿州沙灘」,沙質細膩,許多遊客會在此戲沙看海。遠方為佳樂水方向。 有不少遊客會在沙灘上逐浪。續前行,來到了「港口吊橋」,此為恆春半島東海岸著名的地標之一。「港口吊橋」需收費20元,收入用來支應當地學童及維護經費。早期的「港口吊橋」是為了解決港口村民對外交通的需求而建,直到佳鵝公路通車後,吊橋變身成了觀光功能。整修過後的港口吊橋橋身為紅白相間,橫跨在港口溪的兩岸。        橋身長度約為200公尺。        小寶在「港口吊橋」上留影。        今天的衣服顏色和橋身很搭。 「港口吊橋」下還有獨木舟可以體驗。吊橋下方為港口溪,入海處溪面寬廣,適合從事水上活動。左前方為港口沙灘,形成天然的防波堤,可以在此放心地從事水上活動。不論是划舟、水上摩托車都很適合。「港口吊橋」的另一端則為濕地生態公園,以生態工法鋪上碎石子步道,並將溼地圈圍起來,以保護濕地裡的陸蟹。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