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恆春半島的「鵝鑾鼻」為台灣本島南端的海角,屬於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有怪石、巨礁及洞穴,為「台灣八景」之一。政府在1982年成立「鵝鑾鼻公園」,以燈塔為主體,規劃出鄰近59公頃的土地成立風景區,是許多遊客必訪的觀光勝地。
購票來到「鵝鑾鼻公園」後,可見鵝鑾鼻珊瑚礁公園記述及鵝鑾鼻公園設施配置的解說碑。 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草原景觀。開闊的草地可以讓小朋友們盡情奔跑。 順著步道前行可以見到前方的「鵝鑾鼻燈塔」。回頭望去可見恒春半島墾丁的海岸線。        日據時期曾被票選為台灣八景之一,目前設有「台灣八景鵝鑾鼻」紀念碑。「鵝鑾鼻公園」內步道縱橫交錯,有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虯榕、幽谷、迎賓亭等景點。植物約有240種,在珊瑚礁之間可見到象牙樹、黃槿、海檬果、毛柿、林投等熱帶海岸樹種,岩壁上則以蔓性灌木、藤本為主,如山豬枷、柃樹藤、三葉崖爬藤等為主。

還可見到黃裳鳳蝶、黑點大白斑蝶,鳥類則以烏頭翁、樹鵲較為常見,每年九月還有來自西伯利亞、中國大陸的紅尾伯勞。由於恒春半島附近的巴士海峽外海有七星岩暗礁,過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隻觸礁沈沒。
清廷遂於1881年(光緒7年)開始動工興建燈塔,1883年(光緒9年)完工。
1895年(光緒21年)甲午戰敗後,清軍在離台前將鵝鑾鼻燈塔、石牆,以及石路碼頭摧毀。日本政府在1898年(明治31年)時重新整修完成;1904年(明治37年)於燈塔上架設電話線,為恆春地區第一部電話。而後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空襲毀壞,國民政府於1962年再度整修,塔高21.4公尺,塔頂為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為180萬燭光,每十秒一閃,照射距離27.2海浬,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稱為「東亞之光」。 由於燈塔位置是當地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時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燈塔四周圍牆也設置了槍眼,圍牆外還有壕溝;整個塔區建築屋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蓄水池,水源自給自足。這些防禦的設施,也讓「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鵝鑾鼻燈塔」一隅。在燈塔入口處前方有一鵝鑾鼻特產店,販售飲料、冰品、紀念品、明信片等,是炎炎夏日解渴的好去處。「鵝鑾鼻燈塔」碉堡入口處,還需穿過一座橋呢。         「鵝鑾鼻燈塔」..咦?怎麼下半部掉漆了呢?請繼續往下看..        「鵝鑾鼻燈塔」碉堡內的日晷。燈塔原為財政部關務署管理,目前已於2013年1月1日轉交由交通部航港局所管轄。「鵝鑾鼻燈塔」碉堡建築群一隅。 「鵝鑾鼻燈塔」碉堡內建物外觀為白色迴廊式的拱形建築。迴廊外便是巴士海峽,海天一色。「鵝鑾鼻燈塔」碉堡一隅。        遠眺墾丁的地標-大尖山。        展覽室內有「鵝鑾鼻燈塔」的模型,以及航港局管轄之燈塔位置圖等。 2017年5月,燈塔主任彭念陸發現燈塔內部鐵身出現鏽蝕,並於月底進行啟用以來首次全面除鏽工程,這也是燈塔啟用以來134年的首次除鏽,而我們正好恭逢其盛,見證這百多年來的第一次。「鵝鑾鼻燈塔」周圍一百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四層,外觀漆白,頂層外有環繞陽台。【相關資訊】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燈塔路90號
鵝鑾鼻公園開放時間24H(夜間東側門開放進出,可以就近到燈塔下欣賞燈塔)
鵝鑾鼻燈塔碉堡開放時間:08:30~16:00
門票:大人40 小孩20(收費時間06:30~ 18:30)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