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地區遭逢數十年來最大的旱災,卻意外造成三月初中、南部地區「黃花風鈴木」的大盛開,從台中、嘉義、彰化、高雄、台南、屏東等縣市,形成一片金黃花海,就在全台追逐欣賞各處開放的金黃風鈴花時,這美麗花海的背後卻隱含了即將來臨的全台缺水危機。
「金風鈴」又名黃花風鈴木、黃鐘木或伊蓓樹,是巴西的一種常綠植物,在台灣中、南部常做為行道樹和園林樹木。「金風鈴」可長至25至35英尺高,其分支可蔓延到25至35英尺長,形態優美。
「黃花風鈴木」於每年的三月初開花,花朵的顏色呈現金黃色,具有豐富的花蜜,集體綻放時景緻壯觀且美麗。
位在嘉義市的「軍輝橋」橫跨於「八掌溪」兩岸,堤防兩側種植了許多「黃花風鈴木」。
吳鳳南路547巷的堤防種植了兩排的「黃花風鈴木」,花開時形成一條金黃花海隧道。
金黃的「黃花風鈴木」中偷偷夾開了紅色的花朵,顯得格外醒目。
可惜我們到此時氣候不佳,且花朵也凋謝了一部份,沒能趕上盛開時的光景。
「黃花風鈴木」因為預知到即將來臨的乾旱,因此奮力開出花朵以傳授花粉,延續下一代。
由這個座椅的角度望去,顯得有些滄桑和無奈。
但對於大部份的遊客和小朋友們來說,很儺不被眼前的金黃花海吸引。
許多幼兒園的校外活動也趁機到此來欣賞「黃花風鈴木」。
小寶在金黃隧道的堤防上奔跑向前。
接著過「軍輝橋」來到「八掌溪」對岸的親水路底,這兒也有成排的「黃花風鈴木」。
「黃花風鈴木」挨著河堤生長,可近拍到花朵的模樣。
再轉彎到仁義路上,乍見一條金黃的風鈴木隧道,相當美麗。
只是這美麗畫面的背後卻隱含台灣地區水資源的重大問題,令人沈重。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