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機的閃光燈大致分為:
Ⅰ 內建閃光燈(機頂閃燈)
Ⅱ 外接閃光燈
Ⅲ 專業用外接閃光燈(棚燈)

閃光燈的光線屬於【瞬間光】,約為1/12,000秒,不像日光燈屬於連續光,因此能夠在瞬間凝結動作,提供我們創作的樂趣。

而一般剛入門的相機使用者,很少懂得如何充分運用機頂閃燈(以下簡稱內閃)或外接閃燈(以下簡稱外閃),閃光燈並非只有在光線不足時才需要使用。

除了在光線不足時當作主要光源之外,也可以當作輔助光源,而且運用得宜的話,當成輔助光源的效果更能為照片加分。

以下就【內閃】的部份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在光線充足的拍攝環境下,內閃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到現場的光線,僅做為輔助光源;在拍攝人像時,可製造出眼神光。

◎內閃的GN值約為12~16,照射距離約為6公尺以內。

◎內閃的發光角度約為左右60°,上下45°。

◎使用內閃時要注意鏡頭的焦段,不可比35mm(換算為APS-C為24mm)更廣,否則畫角>發光角度,四周會有暗角產生。

◎注意相機的同步快門速度(可翻閱說明書或將相機設為M模式,然後開啟閃燈,轉動快門轉盤,直到快門無法再更快,便是相機的同步快門速度,一般約為1/250秒),若高於同步快門,可能會拍出一半黑一半白的照片;若低於同步快門,則需視要求的效果決定前簾或後簾同步。

◎前簾同步快門為前簾完全開啟的瞬間(此時後簾尚未啟動),擊發閃光;凝結主體動作後,再持續曝光。

◎後簾同步快門為前簾完全開啟、後簾正要閉合時,擊發閃光;也就是曝光一段時間(後簾即將閉合前),再以閃光凝結主體動作。

◎大量使用內閃時,要注意電池的存量,續航力約為平時拍攝張數的一半。

◎使用內閃時,若鏡身太長(或加上遮光罩的長度),會在照片的下半部形成半圓形的陰影;此時可找一小張名片或白色卡紙,用膠帶或口香糖粘在閃燈頂上,當作擴散板使用,可減輕陰影的產生。

◎若距主體太近,閃光太強太硬,可使用衛生紙或塑膠袋套在機頂閃燈上(切記不要緊貼燈頭),可達到柔光罩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