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縣板橋市的【林本源園邸】,一般稱為【林家花園】,為台灣現有中國庭園的代表作,前人有詩讚云:「園林之勝冠北台」,可見其建築、庭園之美,冠絶北台。

林氏一族由大溪(古稱大嵙崁),舉家遷至板橋地區(古稱枋橋)定居,歷經發展,到了林維源、林維讓一代臻於頂峰,林氏一族擁有台北、宜蘭、桃園的私人耕地,面積廣大,並培養了數百名私兵,地方勢力龐大。於是清廷便賜予林維源台灣墾務大臣的官職,為了官場上交際來往的需要,便大興土木擴建園林,於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完成,再歷經約數十年的經營,保存完整。
園區內的主要建築景觀分為汲古書屋、方鑑齋、開軒一笑戲亭、來青閣、香玉簃、月波水榭、定靜堂、觀稼樓、榕蔭大池等…

每個建築都是由文人及工匠設計建造,不僅精緻富有書意,而且作工精細、雕樑畫棟,結合了中國傳統園林的元素及寓意,並加入閩粵、南洋的建築風格,可說是每個細節皆有可觀之處。

【汲古書屋】佔地40坪,為林維源、林維讓小時讀書的地方,和【方鑑齋】同樣都是讀書、藏書的建築。位於【汲古書屋】外,有株七十高齡的苦楝樹,近年來健康情形不佳,經樹醫診斷後,決定讓它自然枯亡,並在樹下設置祈福鐘,希望眾人為它祈禱。而在今年,苦楝爺爺竟又開花了,也許它也感受到眾人的祝願,奮力開出生命的花朵。

汲古書屋旁的方亭附近,種有「七絃竹」,此竹原產閩中,枝黃葉綠,中有青線七條,若琴之絃,故名之,相當特別。

【方鑑齋】前有小水池及戲亭,一旁並有假山小橋等造景。

【來青閣】為二層樓的建物,外觀秀麗。佔地約200坪,取「青山綠野入眸來」之意,為林家賓客下塌之處。來青閣前有【開軒一笑】戲亭,為宴會時表演場所,這亭的名稱取的真貼切,純為搏君一笑。

【香玉簃】為閣邊的小屋子,造型樸實,為園內種植、觀賞花卉的地方。

【月波水榭】為雙菱形建築,多面臨水,用來休憩遊樂,觀賞水中映倒的月影;池中並種植有蓮花,可與水波、月影相互輝映。

【觀稼樓】為三開間的兩層樓建築,前有軒亭、後有庭園,展現大家的風範,為全園建築的至高點及注目的焦點。

【定靜堂】佔地312坪,為主人宴客、聚會之處,目前設有紀念商品販售部,販售相關書籍及商品。

【榕蔭大池】具有遊樂休憩、調節氣候、預防火災的功能。在庭園建築中,有所謂「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之說,可見水池在整體建築中的份量。

此外,園內必賞的景觀還有【橫虹臥月陸橋】、【釣魚磯】、【半月橋】、【雲錦淙方亭】、【惜字亭】,另外迥廊、花牆、洞門、漏窗、假山、疊亭、三角亭、方亭、八角亭、梅花亭、斜四角亭等皆有可觀。

其中洞門及漏窗的造型更是吸引人,有八角形、花瓶形、瓜果形、蝴蝶形、書卷形、鼎爐形、蝙蝠形等…,富含吉祥的寓意,是不可錯過的欣賞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